西湖忆旧游

2016-06-09来源: 大懿

  

  张岱曾写道:余生不辰,阔别西湖二十八载,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,而梦中之西湖,未尝一日别余也。旧时的西湖是怎样的?不禁让人遐想。不论在张岱的《西湖梦寻》中,还是高濂的《四时幽赏》,西湖,总是美好的承载。

  湖上春来似画图,乱峰围绕水平铺。

  松排山面千重翠,月点波心一颗珠。

  碧毯线头抽早稻,青罗裙带展新蒲。

  未能抛得杭州去,一半勾留是此湖。

  民国西湖旧照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书籍推荐

  

  作者: 明·高濂 / 王大淳 等整理

  出版社: 人民卫生出版社

  出版年: 2007-11-1

  页数: 673

  全书依次分为清修妙论、四时调摄、起居安乐、延年却病、燕闲清赏、饮馔服食、灵秘丹药、尘外遐举八笺,共19卷,含目录1卷,总20卷。

  本书为养生学专著。作者广征博引,采摭宏富,内容涵盖儒、释、道籍,经史杂著,医药著述等丰富的文献。内容包括医药卫生、气功导引、饮食起居、山川逸游、花乌鱼虫。琴棋书画、笔墨纸砚、文物鉴赏等广博的知识,论述了身心调养、性情陶;台、生活调摄、卫生保健、疾病防治、气功修炼、艺术欣赏等却病延年、养生防病的知识与方法,取材精当,方法实用,文笔隽永,意趣高雅,不仅可使读者增长养生知识,也可增长文学艺术欣赏情趣。因此,本书是一本流传甚广、脍炙人口的佳作。其中的四时幽赏写出西湖种种雅趣,十分高雅,值得一读。

  

  作者: [明]张岱 撰 / 马兴荣 点校

  出版社: 中华书局

  译者: 马兴荣 注解

  出版年: 2007-05

  页数: 233

  《陶庵梦忆》、《西湖梦寻》是晚明散文家张岱的著名作品。张岱出身仕宦家庭,早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。明亡以后,隐居著述。《陶庵梦忆》写的是对昔日生活的回忆,对当时的茶楼酒肆、说书演戏、山水风景等社会生活和风俗人物都有所反映。《西湖梦寻》写的是西湖的掌故,附有不少前代与当时文人墨客的诗词题咏。这两部笔记流丽清新,很有文采。

  

  作者: 高诵芬 / 徐家祯

  出版社: 长江文艺出版社

  副标题: 一个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

  出版年: 2015-10

  页数: 568

  这是一本活的历史书,记录的是以一个江南家族为中心、从清朝末年到“文化大革命”结束、改革开放开始这一百年的中国社会变革史。高诵芬从“抗战逃难”到“文革抄家”等,无不扬清激浊,曲尽其致,以其特定的年代和经历,写就了这段历史,成为杭州乃至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。这本书也成为了解和观察那个时代、那座城市、那个阶层的独特视角。时代变迁,繁华落尽,物是人非,当晚挑灯夜读至凌晨,掩卷叹服。这样的文字,只有饱经阅历后的静心才能得到。日子是流水,老人用心境洞穿了她,清澈如许。

  书中写到的杭州旧时大家族的生活琐事,十分动人,文字朴实,值得一读。

  高诵芬(1918-2005),女,浙江杭州人。出身世代书香门第。南宋武烈王高琼后代。自幼在家延师授读。年十八,依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嫁给同乡的徐定戡。相夫教子,克尽厥职。一九九四年一月,夫妇定居于澳大利亚始写作回忆文字。其中与其子徐家祯合著之《山居杂忆》三十余万言。

  徐家祯(1942—),上海人,祖籍杭州;语言学家、散文作家;曾任教于澳大利亚南澳洲阿得莱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。他1990年任澳洲华文作家协会首届理事会理事,并历任该会副秘书长等职;1993年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历届理事至2003年;1999年,汕头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的《海外华文文学史》对他有专篇评述;他的散文文风质朴、清新,文句通顺、流畅,描写细腻、逼真,议论大胆而有新意;善写生活琐事。

  内容/小东编辑/小东

  爱生活〡爱艺术〡爱收藏

  我是大懿艺术公司CEO杨懿,想了解更多艺术品资讯?…免费提供鉴赏服务或方案(微信号270141421,公众号DYMZMY)